阅读历史 |

第1501节(2 / 2)

加入书签

样说,潘敏点点头:“没错,很多设备我早就想买了,可是买不起啊。”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语气中满是羡慕。

能够拥有这样的科研中心,一直以来都是潘敏的梦想。

可惜的是,科龙是他一手建立的,可股权不在他的手上。

潘敏在科龙,很多地方都受到了限制,地位非常尴尬。

就说去岛国建立研发中心的计划,一直被拖着。

直到今天,上面还没有给出回复。

种种遭遇,一直让潘敏觉得自己身陷泥潭。

有时候看着电视上的陈江海,潘敏是真的羡慕。

看看人家做企业,说什么底下的人就做什么,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命令下达不了。

可是到了他这里,很多事情自己都做不了主。

陈江海看到潘敏的脸色,稍微猜到他在想什么了。

潘敏作为华夏初代的民族企业家,想为这个行业做点什么,可能是他最大的心愿了。

可是国企的模式,潘敏注定是不能按照自己心意来做事的。

陈江海之所以会迎接潘敏,一是为了见一下这位人物。

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想把潘敏挖到自己这里来。

秋海的研发部门,一直都缺一个主管。

陈江海之前物色很久,可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整个秋海的高层,都不是搞科研的料。

眼前的潘敏,在陈江海看来,绝对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

能在九十年代初期,就注重科研的人,那他对科研的态度自然是不用多说的。

同时能够在这个时代,提出去岛国建立研发中心,这个创意实在是太厉害了。

就算放在现在,能够提出这样设想的人,恐怕也没有几个。

有一个小道消息

科研不是说投钱进去了,就能看到成果的。

不管是什么行业,科研总是有风险的。

一旦科研失败,那就意味着前期的巨大投入,全部化为泡沫。

科研的资金投入,向来都不是小数目。

如果是一个小公司的话,说不定一次科研失败,就会让整个公司倒下。

大公司的话,承担风险的能力要强。

可是科研这一块,它能够承受失败的次数,也是有限的。

秋海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国内其他企业是比不了的。

国内很多的电器企业,其实都是组装厂。

他们产品的销量是不错,可是利润低的吓人,赚的都是辛苦钱。

大部分的利润,都比他们拿出买那些昂贵的零部件了。

反观秋海的话,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由自己研发和生产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