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7节(2 / 2)

加入书签

也有一些大型企业在知道陈江海的这个行为后,心里十分的佩服。

同时,还有着浓浓的羡慕和深深的无奈。

想要达成如此目标,这其中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自然是不用多说。

在知道的情况下,陈江海还是义无反顾的去做了,足见他的决心和魄力。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来,陈江海是真的想把秋海电器做好、做大、做强、做成一面旗帜。

光是这个,就足够让国内这些企业的掌舵人感到汗颜。

实际上他们何尝又不想这样干,却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敢付诸实践。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他们企业的盈利,不能支持他们这么烧钱。

这是一个前期要花费大量资金的无底洞,他们那一点点利润根本填补不了这个无底洞。

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他们现在的盈利数据,起码还要再翻一倍。

而且就算利润翻上一倍,想要利用多余的钱来做这件事,也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

秋海为什么敢这么做?

还不是因为人家财大气粗,有着足够的底气去做任何想做的事。

这财大气粗是怎么来的,自然是靠销量的。

国内家电行业,哪个不羡慕秋海每个月那恐怖的销量。

他们能做的也只有羡慕了。

自身的销量想要上去的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对于秋海的羡慕,还不止这些。

陈江海对于秋海的绝对掌控,才是他们最羡慕的一点。

不管他做什么样的决定,秋海上下都能很快的执行下去。

秋海为什么能做到这个?

那是因为秋海从上至下只有一个声音。

那就是陈江海的声音!

只要陈江海发话了,剩下的人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全力以赴做好大老板交代的任务。

这些企业家羡慕陈江海这一点,不是一次两次了。

每次他们需要做重大决定的时候,他们心里就会冒出一个想法。

如果他能完全掌握现在的公司,那发展的速度是不是能跟秋海一样?

这种想法,每次冒出来之后,都会让他们心里十分的焦虑。

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变的话,他们想要追上秋海,完全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就好比秋海是开着汽车在前进,而他们开的是三轮,还是人力的那种。

这其中的差距,一目了然。

现在秋海做出了这么大的改进,甩开他们不是一星半点了。

再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他们就永远不是陈江海的对手了。

有这种想法的,除了家电行业的企业,也有其他行业的企业老板。

有人开始铤而走险,利用各种手段,吞并国有企业的股份,从而达到让自己掌管整个企业的目的。

这种违法的手段,最终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当然,这些是题外话了。

秋海制定的质量体系举措,对周侯建和张瑞明这两个竞争对手,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要说影响最大的,一定是海信的周侯建了。

对于陈江海的决定,周侯建是十分赞同的。

关于这个质量标准体系,他在心里也谋划了很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