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倒霉蛋杀手持之以恒地努力了几乎一整部电影”
“那么我就从另一个角度来证明这一点吧”
“出现在电影中的文明,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种的天性比较温和,竞争欲不高,没有我们喜欢平时喜欢批评的大部分人性中的‘劣性’,提及的历史里甚至都没有什么战争的存在,可以说是一种人类幻想中完美物种,或者说会是人类幻想中的完美的自己,而从它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轻松判断,它们的科技发展很平缓,不一定是慢,但就是平缓,没有什么爆发期,就是稳步前进”
“而另一类就更像人类文明一点,战争,互害,不间断的自相残杀,近乎变态的竞争欲与应有尽有的劣根性,譬如那个经典的由四颗行星组成的行星系统,四颗行星上都孕育出了文明,但最后只剩下了一个文明,很经典,经典到让人想起了智人是怎样在进化中彻底让其他人类消失,只剩下我们一种人类的,客观上讲,不管我们当代人在温室环境里变得如何软弱善良,我们这个物种都不是什么别的物种想要在进化路上狭路相逢的物种啊”
“而这个拥有四颗行星的行星系统最后孕育出的主导物种也是这样的存在,它们的历史里充满了让人不忍细想的悲剧,但也和人类一样,拥有科技发展的爆发期”
“无论编剧是有意还是无意,他确实透露出了他的观点”
“而这个观点正是曾经无数科幻作家想要描绘的那个观点”
“这是真正的,科幻黄金时代的余晖——人类的秉性差点毁了他们自己,但也正是这样的秉性,使他们以这样的速度发展,并创造出了如此绚烂的文明”
“不是对人性盲目的赞美,也不是对人性怀抱着纯然厌恶的批判,而是一种真正客观的态度”
“以《星之继承者》(纯然的个人喜好,没有任何实际依据)为代表的科幻作品曾经那么鲜明地勾勒出了人类不完美但又充满魅力的一面”
“那是希望的余晖,我们还相信人类会冲出宇宙,以同样的糟糕和同样的绚烂像征服这个地球一样征服整个宇宙”
“这种充满希望的氛围随着赛博朋克等类型的兴起渐渐式微了,我当然不是对赛博朋克和新浪潮本身有什么意见,我本人也很沉醉于赛博朋克那种迷醉的氛围感,而且很欣赏它们对文明和科技另一角度的刻画,只是客观说来说,赛博朋克的兴起确实代表着科幻黄金时代的落幕”
“我们不再幻想那片广阔的宇宙,或者说我们还是幻想,但彻底无视了我们为什么能冲出宇宙的思考,单纯将星际航行作为一个设定使用”
“所以我说我看这部电影的感受是感动,原来这个时代依旧有最传统的科幻,不光在思考别的文明会是什么模样,也在思考我们的文明是什么模样”
“真叫人怀念啊。”
“在这个坎贝尔原则本身都已经快被人遗忘的时代,依旧有人在严格遵循着坎贝尔原则写着科幻——”
“写真正的科学”
“用现实手法描写超现实题材”
“用过去式描写将来的事物”
“对科技和进步保持乐观态度”
“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描写超现实情节”
“这,怎能不叫人感动呢?”
类似这样的影评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夸电影严谨,夸电影的科幻精神,找出各种电影的宣传团队自己都没顾上的细节一通狂吹,恨不得将方淮这个头一次出现在观众视野里的名字捧成古典科幻的复兴者。
当然还有从电影拍摄角度来夸这部电影的, 在《太空列车》播出前, 宣传团队一直在尽可能在宣传上淡化李寒香的存在感, 她在大众心中一直是温吞的文艺片编剧的形象,她作为编剧非常出名,这曾经是好事,她的电影会自带宣传效应, 但在这部电影上并不是好事,在看见她实际的成果前,观众会禁不住怀疑她导出来的科幻片会不会和她曾经写过的那些文艺片一个风格, 所以在电影播出前,几乎没什么人注意到电影的导演是李寒香。
不过现在电影效果很好,那么这件事就当然要拿出来大渲染特渲染了, 宣传李寒香的转型成功, 宣传这部电影如何在李寒香的镜头下同时保有了温暖和冷峻气息, 吹最初和最后的那个长镜头是多么完美多么令人目眩神迷。
总而言之, 《太空列车》大受好评,一时间看不到任何不满的评价, 虽然还是会有人觉得这电影的形式挺无聊的,一部科幻片, 居然全程都没见过任何一个外星球的地貌,都是远远地只能看个大概, 全程都只有各种各样的台词,这样一部完全由台词构成的电影, 当然会有人觉得无聊,台词写得再精妙也无济于事,就是有人对文字不敏感,看电影只是为了看画面呀。
不过,该怎么说呢,他们倒是想表达不满,但是其中一半人压根没法说出口,因为这电影的宣传点就是仅通过台词展现这些物种背后的文明,所有人都觉得这是高级的表现的情况下,他们也没好意思说他们欣赏不来这种高级——这不是显得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