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4节(1 / 3)

加入书签

现在换了风格,小妖怪是不行了,还是群演来,全都打扮得妖妖媚媚的在布景里待着充当背景板。

当然,之前的镜头也没浪费。

乔编剧说的桃源乡,梁导也听进去了,他觉得这个思路也是可以的,就穿插在里面,一边是洞窟里的纸醉金迷,到了野外,玉面狐狸还是一个天真的小狐狸精。

梁平重剪过后,就把片源发给特效去了,然后他就去定配乐了。

《玉面狐狸》的配乐,他之前已经给了要求,音乐公司那边已经发过来一些试听带子了,目前还没有考虑到主题曲,全是给玉面狐狸配的各种行动音和氛围音。

梁平开始就定了调子,就是要体现少女的轻盈美丽,还有狐狸这种动物的机灵可爱,总之要又美又灵。

他也选了一个乐器,就是笛子。

音乐公司听完要求后,又给他推荐了一个乐器:唢呐。

还别说,笛子是够轻盈美好了,唢呐试吹的几段,一听就让人想笑。

梁平听完后都觉得应该给《西游》也配上。

不过《西游》的配乐不归他管,那边直接就是选了个日本公司制作配乐,据说也请了大师操刀什么的。

梁平打听过,听说要用很多电音。

梁平:“……”

砸锅也不管他的事。

陆北旌也做不了《西游》的主,只好把热情都倾注在《玉面狐狸》上,陪着他一起听送来的配乐试听带。

他看梁平这么专心,有点嫉妒。

陆北旌:“你就不能多管管我吗。”

梁平:“我也没办法,那边谁都插不进去手,我能管得住剪辑别乱动你的部分就已经可以了,剩下的现在全都管不到了。那边太迷信外国的和尚了,动画的部分找日本导演,配乐也找日本的歌手和作曲。”

要说投资方也是很重视这个项目的,他们重视的方式就是砸钱,请最好的公司来制作。

梁平安慰他:“日本的影视配乐确实牛,这个我们还是要承认的,这方面我国确实不足。”中国的流行音乐都快死完了,到现在处在时不时的动弹一下的状态,全面复苏都不知道是哪一年的事,相比较而言,日韩的音乐界确实都还活着。所以,请日本的公司制作配乐和主题曲是不会砸的,区别只在受欢迎和大受欢迎之间。

梁平觉得这是可以接受的——虽然他不舒服,陆北旌也不舒服。

不过这是因为他和他都是控制狂,对自己的项目无法控制而感到不满。

柳苇这边《玉面狐狸》要是想要日本的制作公司来搞也是可以的,只是投资人那边没强制要求,他们是把这一块的权力下放了,要是梁平想找,那边打钱也是很爽快的。

梁平本意不是想替投资人省钱,他只是习惯性的自己全管了。

陆北旌问他:“开试映吗?”

梁平摇头:“不开。”

《玉面狐狸》不开试映更好。

因为梁平不确定开了试映会不会让他们重新改剪辑思路。

柳苇演的是已经很成功的了,重拍不可能比这一回更好,换剪辑思路也不会比他自己剪的更好。

托《玉面狐狸》是圈钱片的福,投资人那边更想尽快看到回报,对这个片的质量其实没有太大的追求,哪怕它拍得烂,只要能赶在西游后面上映,圈一波快钱,他们就满意了。

对演员和导演的影响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

梁平就想趁这个空子先把特效做好,然后配乐什么的都拉上,制作完成后再搞一次试映。

试映的时间拖得越晚,改剪的可能就越少。

毕竟,柳苇对角色的解读和他对影片的剪辑可是跟以前的套路片不一样,自古套路得人心啊,那什么影视分析公司的人万一出个报告说这种剪辑结果可能票房失利,信不信投资人立马让他重剪?或者另找剪辑公司重剪,都不用通知他这个导演。

所以,拖一拖时间,拖到最后要赶着上映了,没时间重剪了,也就不会再重剪了。

那这一版也就保住了。

小书店

柳苇空闲了下来,连摄影棚都不用去了,她回到了学校,开始朝九晚五。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学校里各种外拍渐渐多了。

柳苇有公司,有肖像管理,为了避免意外入镜,她开始口罩平光镜帽子不离身,只要在外面就戴上——因为确实会有人会故意让她入镜。

跟同学合照也都是戴着口罩和眼镜上去拍的。并不是她不近人情,而是很难保证同学会拿她的照片去干什么,简单的放在朋友圈炫耀一把就算了,招摇撞骗的也不是没有。她就听过非常可悲的例子,就是一个女孩子长得很漂亮,没公司管着,对肖像管理也没有意识,就跟同学合照了,然后她的头像被单独扣了出来,卖给整容公司了,还不是本地的,而是外地的一个美容医院,美容广告被做成地广,铺满了那个城市的公交沿线。而她本人在十年后才知道这件事,连是谁拍的都不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